名山高倚白云寒,杖底跻攀法界宽。共爱官閒多胜赏,转怜秋尽更盘桓。
层峦叠翠空中见,二水三山掌上看。携得玄晖诗句否,登临犹自忆长安。
同侯晋阳司马程六无山人游牛首山 其二。明代。李孙宸。 名山高倚白云寒,杖底跻攀法界宽。共爱官閒多胜赏,转怜秋尽更盘桓。层峦叠翠空中见,二水三山掌上看。携得玄晖诗句否,登临犹自忆长安。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春晓。宋代。欧阳修。 小合回残梦,开帘转晓晖。霞寒风不定,花落鸟惊飞。病渴偏思柘,朝寒怯减衣。沈钱将谢雪,持底送春归。
奉和御制春雨。唐代。徐铉。 祁祁甘雨正当春,草树精神一倍新。匀洒农郊偏长麦,缓飘花槛不惊人。密随宫仗环青辂,普逐皇恩下紫宸。霁后楼台更堪望,满园桃李间松筠。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其一。明代。湛若水。 行行重行行,行行过峡山。登山望所思,大科霄汉间。霄汉岂云远,见之在不迁。纷纷怅离别,浩浩元同天。
久不得家书 其二。清代。汤鹏。 谁谓江海深,不知涕泪多。谁谓长安乐,愁思当奈何。长安多贵游,骏马横经过。晨朝铜龙门,夕醉玉山阿。可怜湖湘子,十日九不起。问我何所忧,问我何所喜。昨夜梦娟娟,尺素剖红鲤。觉后乃微茫,怆悢殊未已。忧喜两循环,故故回我肠。我怀不可诉,独坐增徊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