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骨移来带藓痕,层峦叠巘势飞翻。杏花坛里三春雨,疑是岩间一片云。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十七 苔石叠翠。明代。薛瑄。 山骨移来带藓痕,层峦叠巘势飞翻。杏花坛里三春雨,疑是岩间一片云。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庆太守门人韩渊侍亲其兄从戍故弟得以归养。明代。程通。 二妙武文异,一门忠孝俱。青宫陈奏牍,綵服照庭除。脍鲤晨调馔,焚膏夜读书。他时树勋业,远大志何如。
朱新仲舍人灊山诗集,其子軧叔止见惠,且有。宋代。杨万里。 灊山诗伯锦裁篇,玉树郎君手为编。美似洛花争晓靓,清如江月赴秋圆。力追杜老今谁拟,亲得陵阳夜半傅。再拜一吟三太息,青灯细雨伴凄然。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二。明代。祁顺。 天寿山高地位宽,先皇陵寝万年安。回龙殿外频翘首,王气成纹五色寒。
叶宣义家寿祉堂。宋代。周紫芝。 吉人为善天所彰,效有迟速理则常。叶侯天骥少未骧,读书过眼下十行。易如翻水成文章,学既日富名日昌。谓取富贵如探囊,当时馀子皆擅场,呼不成卢空绕床。直气勇决何可当,买田筑室龙池阳。夜光穿屋万丈长,人言家有明珠双。青衫归侍宴几傍,仿佛月中丹桂香。要看玉树争芬芳,击鲜不羡游诸郎。大裘执玉郊圆苍,厖恩厚泽均四方。翁年九十鬓不霜,锡以命服闾里光。门前贺客俱奔忙,手持牛酒填康庄。遂摘天语名公堂,不须灵寿扶徜徉。高文戛玉鸣琳琅,省郎言语如君房。天公报德殊未央,传家奕叶寿且康。王母昼着云锦裳,麻姑行酒倾琼浆。壶中日永醉玉觞,赤松黄石相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