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
杂曲歌辞·侠客行。唐代。温庭筠。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杭州酷暑寄怀刘三沈二。近现代。陈独秀。 病起客愁新,心枯日景沦。有天留巨(上生下月),无地着孤身。大火流金铁,微云皱石鳞。清凉诗思苦,相忆两三人。
起岩又送立春日再得雪诗,亦次韵。宋代。范成大。 十分佳景媚冬残,好事天心不复悭。已遣梅花斜竹外,更飘瑞叶向人间。渔蓑晚色都堪画,羌笛春光亦度关。想得东风来处路,白银宫阙锁三山。
芦花 其一。宋代。王十朋。 悲秋已过黄花节,照眼浑疑白帝城。更类吾家子猷棹,飘然乘兴雪中行。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莺诗寄原父因而有感四首 其二。宋代。欧阳修。 老来何与青春事,闲处方知白日长。自恨乞身今未得,齿牙浮动鬓苍浪。
杂书五首 其三。明代。顾清。 荠堇不同味,萧兰不共根。云鹏与斥鴳,所乐各有存。本是麋鹿性,而当絷缨繁。缨繁已自困,更使舞当轩。方将龁野槁,难报刍秣恩。
题张云阶先生遗照。清代。徐士佳。 先生负壮志,仪表殊寻常。双眸秀银海,炯炯含精光。音响若钟磬,议论生锋铓。清谈倾四座,析理到毫芒。具此绝俗姿,合称登朝廊。惜哉不得志,早岁困名场。坎坷历半世,一第四十强。闲居赋潘岳,风化维吾乡。爱才尤若命,桃李盈门墙。寒士托倚庇,如依慈母旁。我年十馀岁,先子相携将。隅坐聆謦欬,曾升先生堂。先生为我言,两家渊源长。昔年尔王父,谈论喜文章。座上客常满,士气为之扬。今尔年方少,数典其毋忘。立志在名教,植品如圭璋。文学宗先正,勿学时世妆。慰勉极周挚,苦口兼热肠。忽忽三十载,人事变沧桑。遗言犹在耳,先生安可望?世情似转烛,无复见直方。士风日卑陋,谁为表与坊?滔滔不复反,难言四维张。所见已如此,向后况可量。展图三太息,俛仰神旁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