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翻成大隐媒,终南捷径近蓬莱。君家草堂独萧洒,半占峰南松际开。
草堂松际秋声里,四壁清晖映乌几。卷幔朝眠日出高,野鹤孤云祗如此。
孤云野鹤澹忘形,嬴得丘园养性灵。飞腾未应郎官宿,嘉遁犹当处士星。
吟诗作画多閒放,心迹悠悠古人上。玩宇天空豁远怀,啸台夜雪闻清响。
王门记室旧交情,国子先生若弟兄。清时共逐鹓鸾去,白首谁同鸥鹭盟。
顾余别是沧浪客,蓬荜相逢即相得。对酒龙门月色秋,放歌鸡屿潮头白。
壶丘仙墨思纷纷,千里神交寄树云。坐卧草堂时见画,知君不羡北山文。
赋高漫士适安堂题于方壶所寄画。明代。王恭。 小隐翻成大隐媒,终南捷径近蓬莱。君家草堂独萧洒,半占峰南松际开。草堂松际秋声里,四壁清晖映乌几。卷幔朝眠日出高,野鹤孤云祗如此。孤云野鹤澹忘形,嬴得丘园养性灵。飞腾未应郎官宿,嘉遁犹当处士星。吟诗作画多閒放,心迹悠悠古人上。玩宇天空豁远怀,啸台夜雪闻清响。王门记室旧交情,国子先生若弟兄。清时共逐鹓鸾去,白首谁同鸥鹭盟。顾余别是沧浪客,蓬荜相逢即相得。对酒龙门月色秋,放歌鸡屿潮头白。壶丘仙墨思纷纷,千里神交寄树云。坐卧草堂时见画,知君不羡北山文。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田家即事。唐代。储光羲。 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元代。贯云石。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昨非。清代。顾印愚。 早岁耽吟何所依,旅行无著客怀归。三百篇后有今体,五十年来知昨非。天女织绡新杼轴,伶官识曲古弦徽。登高毕竟谁能赋,比喻相参托兴微。
月当头夜怀母示三弟。近现代。王易。 寒宵病榻依兄弟,人海流波自送迎。已分东西终逆旅,偶持哀怨入孤鸣。疏灯老屋林园梦,冷月晶霜上下清。共此乡心几千里,倚闾辛苦若为情。
立秋。清代。王典。 秋虽不自言,举世晓其至。今当与秋期,风日宜有异。不可拘往时,引人以愁意。聊看一叶飞,我亦自能醉。
倦寻芳•饮合涧桥酒楼,同诸虎男暨及门张台柱。清代。沈谦。 寺桥压雨,峰馆凌空,宛转相属。处处褰帘,一带小溪如玉。幽恨不随流水去,离魂偏遇游丝触。爱村姬,任银瓶笑指,芳名原熟。痛往事、存亡荣落,不意欢娱,此际能续。人到中年,怕听断肠新曲。兴过难留头上黑,愁来且尽杯中绿。记岩西,抱花眠,夜深烧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