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几度只空还,好事怀贤厚我颜。蒙古有公方用夏,居庸从此不为关。
犹闻窣地三髯委,自笑登高两足顽。今日幽燕归圣代,可怜埋骨尚荒山。
元耶律丞相墓和匏庵韵。明代。王鏊。 西山几度只空还,好事怀贤厚我颜。蒙古有公方用夏,居庸从此不为关。犹闻窣地三髯委,自笑登高两足顽。今日幽燕归圣代,可怜埋骨尚荒山。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次韵僧云岫见寄。宋代。陈著。 忆昔宫花压帽檐,如今野褐替朝衫。邯郸梦觉身犹在,安得寒山喝破岩。
龙潭寺新成复游二首 其一。明代。王天性。 梵宇新瞻金碧光,心依重此礼空王。曾参七偈耽玄教,欲扣诸天到上方。风里磬声传净界,雨中花气逼禅床。逢僧久话降龙事,不觉归鸦报夕阳。
西江月。清代。黄琬璚。 良夜风来小院,遥天月到疏棂。相携姊妹且同行。踏碎一庭花影。细葛衫黏宿汗,轻罗扇扑流萤。人间暑气霎时清。身在广寒仙境。
送僧归护国寺。宋代。黄宗旦。 一瓶一钵是生涯,来扣枢扉带砺家。宠服降从丹凤阙,禅房归掩赤城霞。五芝岩下传心印,八桂峰前散雨花。还伴白云重到此,会看恩馆筑堤沙。
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同望荆门。两汉。庞德公。 千年故国岁华奔,一柱高台已断魂。唯有岘亭清夜月,与君长啸学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