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惊平楚万山秋,稍喜行台此地优。白石青松逢处是,危亭曲阁坐来幽。
一春种药供多病,方寸忘机减独愁。能枉遥书霄汉上,相从同作豫章游。
酬李伯华寄书。明代。李舜臣。 忽惊平楚万山秋,稍喜行台此地优。白石青松逢处是,危亭曲阁坐来幽。一春种药供多病,方寸忘机减独愁。能枉遥书霄汉上,相从同作豫章游。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六丑 用美成韵。清代。沈曾植。 问簸钱堂上,尽翌日枭卢几掷。新年旧年,年华蝇扇翼。蛛网禽迹。信马垂鞭去,高桥回首,认槐安谁国。滑稽履舄春芗泽。广鬓香城,飞车绮陌,清歌尔汝怜惜。怪东风多事,入户窥槅。虚堂憩寂。寄天青海碧。未了平生梦,斟消息。迷离燕雁归客。总连环不断,春愁无极。过人日,梅花岸帻。强含韵,缠慢沈吟律犯,紫霞旁侧。愁不断,船潮社汐。数海桑,叶叶尘尘遍,麻姑记得。
更漏子·春夜阑。唐代。牛峤。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
春宵曲。明代。吴兆。 严城禁苑漏传稀,戚里侯家启夜扉。花里歌声惊宿鸟,池边水气怯春衣。佳人笑语风吹过,公子留连月送归。翠帐沉沉芳宴散,梦魂应绕碧云飞。
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其十。两汉。刘雄。 几曾磬折羡王侯,万感中宵咏四愁。牛鬼于今成自笑,羊车何日得同游。人间难报唯青眼,醉里悲歌速白头。即趁秋风远相访,莫书咄咄且休休。
沁园春 由丹阳至京口舟中放歌。清代。陈维崧。 月黑庱亭,风吼练湖,雪山皑皑。正楚天欲压,樯多于荠,吴波乍染,岸碧如苔。对此苍茫,居然辽落,记否江东出霸才。斜阳恨,惹行人凭吊,商女悲哀。丹徒客昨帆开。问刘季奴今安在哉。奈六朝剩垒,沙淘浪洗,千寻断锁,雨蚀烟埋。下濑艨艟,横江士马,重见连云列戍排。吾衰矣,且沽京口酒,上妙高台。
齐太庙乐歌十六首 其八 凯容乐。南北朝。谢超宗。 璇条夤蔚,琼源浚照。懋矣皇烈,载挺明劭。永言敬思,式恭惟教。休途良乂,荣光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