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题屈氏废居。明代。皇甫汸。 海上逢残寇,山中忆敝庐。可怜虞仲里,谁卜屈平居。栋没秦灰后,台倾蔓草馀。秋萤飞不散,犹似照遗书。
白燕。明代。顾清。 海国年年傍社归,春来争讶羽毛非。不经乳穴移仙骨,似剪齐纨作舞衣。已化玉钗空怅望,未消红缕故依稀。月明昨夜风帘动,惊起还随白练飞。
次韵寄方彦卿。明代。祁顺。 浮世红尘日日忙,一樽谁共洗愁肠。陇梅欲寄春无便,池草初生梦有香。抚罢焦桐怜古调,对残霜镜忆年光。天南莫怪频回首,人在山中紫翠房。
台城路四首 其二。清代。史承谦。 槐花忽送潇潇雨,轻装又来长道。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国最伤怀抱。登临倦了。只一点愁心,尚留芳草。斗酒新丰,而今惭愧说年少。何应重过小驻,看红阑碧浪,眉影如扫。潘鬓经秋,沈腰非故,应笑吟情渐杳。柔丝细袅。是几度西风,几番残照。司马金城,剧怜憔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