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德人皆仰,诗书老更耽。
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
岁月供陶写,江湖人笑谈。
流芳钟四叶,兰玉俨相参。
挽贡南漪三首。宋代。王珪。 齿德人皆仰,诗书老更耽。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岁月供陶写,江湖人笑谈。流芳钟四叶,兰玉俨相参。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次赵二车韵。宋代。马廷鸾。 世事真如此,劳生何所知。功名蚁行磨,意气鹊栖枝。于蒍歌偏好,归来赋足师。达人宁自苦,天乐更无疑。
冯唐墓。清代。吴怀珍。 汉代名臣墓,风前立马看。残碑荒藓合,古木野云寒。流滞年华促,明良际遇难。挥鞭行不得,回首望长安。
淳熙二的春帖子词·光尧寿圣宪天体道太上皇。宋代。崔敦诗。 嶰管今朝应,璿杓昨夜旋。耕桑三万里,一样乐尧天。
逍遥堂二首。宋代。王之道。 独坐虚堂寂,烟销瓦博山。出游鱼自乐,飞倦鸟知还。花气清风远,槐阴白昼閒。逍遥入诗思,落笔笑谈间。
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 其二。宋代。张孝祥。 平生烟霞成痼疾,置在朝市殊不宜。梦寻归路向何许,淮南小山生桂枝。
梁甫吟 送郑希道入京。明代。刘基。 老翁生长平原里,但见平原路如砥。谓言路平无崄巇,车轮不摧马如飞。今日驱车上梁甫,回头却忆平原路。梁甫吟,愁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