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顺(一○七六~一一三九),俗姓文,绵州魏城(今四川绵阳)人。住抚州白杨寺。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九年卒,年六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七首。 ...
释法顺。 释法顺(一○七六~一一三九),俗姓文,绵州魏城(今四川绵阳)人。住抚州白杨寺。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九年卒,年六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七首。
雨中偶成。宋代。胡宏。 春来连日雨沉沉,撩我襟怀转不禁,布谷蜀来知有意,长虹吴下故为淫。梅香白转千门玉,柳色黄深两壁金。此景若人真会得,东风谁是不知心。
中秋发舟越溪将游天目同韩达夫门人吴系马策联句。明代。徐渭。 出郭月正上,迷波云稍黄。井梧初剪叶,天桂忽飘香。远落诸英渺,遥峰寸碧长。寒枝惊鸟雀,征棹载琴箱。树底秋光满,船头夜气凉。曲塘翻刺芰,夹岸浸疏杨。瀫乱白鱼跃,山移綵鹢翔。半宵联镜曲,一水接钱塘。渐渐天如洗,年年雨阻觞。那能如此夕,彻曙醉清光。
华从龙往祇陀读书诗以问之。明代。邵宝。 别我诗仍物,先天第一花。新春乘野艇,斜日到僧家。雨化曾无力,风光渐有涯。相过知不远,石鼎试新茶。
怀杨铁笛。元代。卞思义。 琵琶声断翠鸾孤,铁笛山人泪眼枯。闻道小弦今已绝,《竹枝》依旧唱西湖。
子夜歌。宋代。冯鼎位。 上西楼、曲屏暮霭,记得烛花红处。自心字香消、彩云飞散,苹踪难聚。春水画桥,烟溪芳草,夜夜相思路。怅重来、情事依然,惟有半帘淡月,照人离绪。酒阑后、无聊短梦,尚逐紫箫声去。杨柳梢头,寒梅影里,曾看弓弯舞。想章台信杳,凄凉京兆眉妩。啼帕遗红,唾裙留碧、憔悴莺花主。倩谁传、桃叶桃根,断肠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