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柳阴犹薄,黄鹂啭已清。
年年舟上客,处处树头声。
仿佛佳人语,依稀太子笙。
夕阳听不足,飞入旧荒城。
莺。宋代。梅尧臣。 绿柳阴犹薄,黄鹂啭已清。年年舟上客,处处树头声。仿佛佳人语,依稀太子笙。夕阳听不足,飞入旧荒城。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哭刘司户蕡。唐代。李商隐。 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与圭元白相别之次日大雪火边有怀其人。宋代。李之仪。 上人偶作十日留,才别便觉如三秋。应觉拥炉华藏客,不知对雪姑溪愁。清诗字字吟可老,冷日愔愔谁见投。愧我霜髯不用剪,寒灰拨尽欲何求。
立秋醵饮口占二首 其二。近现代。夏纬明。 柳暗甘家口,花香二里沟。坐观林挂月,闲与酒为俦。人颂无涯寿,农祈大有秋。夜来宜乘兴,灯火望层楼。
送僧游五台。元代。王冕。 南国看云故有愁,燕山那忍送君游。天风五月能生雪,野气四时浑似秋。适兴何须穷险绝,忘机不必论公侯。归来着我门前过,莫把羁杯对白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