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妆出采芳,零露湿罗裳。
种徙山中品,熏传海外方。
抱筐归蕙径,焚鼎荐兰堂。
未足娱君寝,西施体自香。
姑苏杂咏 采香径(在香山之旁)。明代。高启。 晨妆出采芳,零露湿罗裳。种徙山中品,熏传海外方。抱筐归蕙径,焚鼎荐兰堂。未足娱君寝,西施体自香。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早秋吴体寄袭美。唐代。陆龟蒙。 荒庭古村只独倚,败蝉残蛩苦相仍。虽然诗胆大如斗,争奈愁肠牵似绳。短烛初添蕙幌影,微风渐折蕉衣棱。安得弯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飞鹏。
迁居。元代。陈高。 迁居城南村,幽情意所适。室庐颇虚敞,结构自畴昔。倒桧护周垣,修竹荫奇石。涓涓井泉清,霭霭檐云白。去郭二三里,迥与嚣尘隔。于兹载寝兴,朝暮靡所迫。读书南窗下,奉食老亲侧。褰裾戏童稚,煮茗待宾客。身閒贫亦佳,机忘心已寂。旋种园中蔬,春叶庶堪摘。时危幸安处,生理宁复识。虽非旷达夫,玩世聊自得。
题赵焕文先生殉节纪二首 其一。清代。章慎清。 惨睹中朝大命倾,匹夫有责矧公卿。哀时不尽生前痛,洁己遑论死后名。甘效采薇思凛节,竟同填海为输诚。此邦忠义非虚语,正气常留亘太清。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七首。宋代。范成大。 芜城老藓不知春,忽有柴门月色新。芝草琅玕无锁钥,自无超俗扣门人。
送高湘及第后东归觐叔。唐代。刘得仁。 此去几般荣,登科鼎足名。无惭入南巷,高价耸东京。窗对嵩山碧,庭来洛水声。门前桃李树,一径已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