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轮不趁鲁戈回,万事人间总可哀。未死宿心随墓草,何年残劫换池灰。
旧庐萧瑟空流叹,大陆疮痍正费才。辽海茫茫华表鹤,尘沙满眼为谁来?
过张忠武宅同愔仲徯园韵。清代。陈宝琛。 羲轮不趁鲁戈回,万事人间总可哀。未死宿心随墓草,何年残劫换池灰。旧庐萧瑟空流叹,大陆疮痍正费才。辽海茫茫华表鹤,尘沙满眼为谁来?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赵山甫居玉壶尽得湖山之胜醉后和其韵二章。宋代。杜范。 占尽春光好,湖山一览余。著身蓬岛里,纵目画屏如。我计还知错,君谋定不疎。它年同到此,卜筑莫踌躇。
秋成后志感。清代。周馨桂。 今夏四月五月间,愁霖漫漫成漏天。登高一望浩无际,渺渺村落无孤烟。扁舟纵棹何所往,颓垣败壁流河边。河中依依见杨柳,始知所历皆良田。吾里高枕香山麓,犹幸闭户可安眠。但嗟遏籴食不足,觅米如乞空持钱。百岁老翁垂涕泪,苦道所值无今年。吾侪啸歌不能乐,感时抚事徒潸然。一身纵饿死亦足,嗷嗷鸿雁何迍邅。吾里秋来岁大有,筑场纳稼歌幽篇。无限流亡携老幼,拾穗乞食何时还。
暮春述怀。宋代。华岳。 一年春事已差池,又见杨花贴水飞。梁燕不忧惊午枕,箔蚕生怕误春衣。景逢佳处须行乐,事到难时且式微。幸有黄鸡并浊酒,且和风月醉柴扉。
惜秋华 题竹轩王孙 祥林 小照。清代。顾太清。 万里高空,度西风、画出一行飞雁。三径菊花,东篱露黄开遍。遥山淡染青螺,爱野色行寻步缓。消遣。惜秋光、好把寒香偷剪。不问秋深浅。待白衣送酒,倒翠樽花畔。消遥甚、更脱帽,垂襟疏懒。王孙富贵风流,况大隐、旁人争羡。舒眼。任天涯、日酣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