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虽小国,为政有经程。航程三万里,拓地来南溟。
所实在农牧,化居心计精。我行山野间,弥望但一青。
河流既委折,轨道复纵横。颇亦苦讥察,幸无桴鼓惊。
昨者修戈楼,陈师责不庭。捕蝉雀方伺,前事盍惩羹?
左聋武吃伏,右威亚齐宁。浡泥亦南向,谅哉能持盈。
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 其二。清代。陈宝琛。 荷兰虽小国,为政有经程。航程三万里,拓地来南溟。所实在农牧,化居心计精。我行山野间,弥望但一青。河流既委折,轨道复纵横。颇亦苦讥察,幸无桴鼓惊。昨者修戈楼,陈师责不庭。捕蝉雀方伺,前事盍惩羹?左聋武吃伏,右威亚齐宁。浡泥亦南向,谅哉能持盈。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早秋言事。宋代。赵湘。 苔染衡门绿有钱,不堪风月渐凄然。蛩声乍出斜阳外,山色初来落木边。扫叶偶窥栽菊地,卷帘因作捣衣篇。故人南北新髭长,昨夜高怀雨滴蝉。
龙泉寺石井二首。宋代。王安石。 人传湫水未尝枯,满底苍苔乱发粗。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卧龙无。
和沈德远寄江鳐韵。宋代。袁说友。 粉身截玉慰渠贪,浪迹泥涂遽著篮。坐缺江生嗟不乐,诗来东老谢分甘。世间风味鄞江颊,传里形容太史谈。欲报琼瑶无一可,移文空到北山南。
北风(新康江口信宿方行)。唐代。杜甫。 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涤除贪破浪,愁绝付摧枯。执热沉沉在,凌寒往往须。且知宽疾肺,不敢恨危途。再宿烦舟子,衰容问仆夫。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长驱。隐几看帆席,云州涌坐隅。
大江东去 其九 和答张阳峰寄贺辛丑初度之作。明代。夏言。 衡岳湘川,产名公、真是玉堂人物。紫禁彤庭携手旧,何日同游赤壁。镜里朱颜,花前青鬓,又早巾中雪。非才宜退,匡时赖有英杰。自从身入黄扉,仰惭白日,归兴时时发。彩笔新词劳远寄,满纸云烟明灭。花甲初周,世途饱历,长笑空搔发。钟陵南望,故人千里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