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之子日翘翘,恐不能如岂有超。
助我彤襜问民俗,烦君泮水采风谣。
预知薄宦妨同处,且可清樽约屡招。
十月驱车汉函谷,冷云高处望中条。
守蒲次新安西先寄府教授之道弟。宋代。晁补之。 文章之子日翘翘,恐不能如岂有超。助我彤襜问民俗,烦君泮水采风谣。预知薄宦妨同处,且可清樽约屡招。十月驱车汉函谷,冷云高处望中条。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淡北八景 其八 戍台夕阳。清代。陈维英。 地借牛皮不计年,荷兰征址剩荒烟。苍凉满目兴亡感,只在寒鸦古木边。
岁暮感怀次感春韵 其五。清代。丘逢甲。 万梅花里问前身,我佛从来戒造因。冷看天倾无力补,莫将黄土浪抟人。
庐阜书舍和潘百石 其五。明代。陈献章。 城中借竹且蒙恩,竹在崇冈竹故尊。万里沧溟都座下,一条官路自江门。长驱李白诗中逸,不舍尧夫酒后温。笑问地官张主事,病翁今日住何村。
坡邻翁寿为姚侍御父作。明代。罗玘。 山幽幽中老更佳,泉㶁㶁处时一行。东坡先生旧邻并,罗浮仙人亲弟兄。谁归北斗有绣豸,自吸南海如长鲸。经过况是尧甲子,一岁一度歌升平。
送何孟门之会同 其二。明代。岑徵。 驿路踰千里,程途未觉遥。轻车凡半月,一苇不崇朝。腊雪迟新柳,春帆趁暮潮。年来重离别,悽恻上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