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婀风前竹,空蒙雨外山。
孤云心共远,短艇兴俱还。
酒有双莲胜,诗无一字閒。
因君成怅想,时到梦魂间。
逍遥堂二首。宋代。王之道。 娜婀风前竹,空蒙雨外山。孤云心共远,短艇兴俱还。酒有双莲胜,诗无一字閒。因君成怅想,时到梦魂间。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龙州溪亭小集有作。明代。林弼。 旅怀感留滞,朋情增郁陶。及兹晤语际,少慰道路劳。危亭入窈窕,秋色何萧骚。野菊披山径,幽兰满江皋。俯视霜露繁,仰观天宇高。清歌发华席,凝眸送轻舠。山川悲九辩,尘土叹二毛。何以不饮酒,徒用心忉忉。流光亦易失,行乐随所遭。君看龙江水,东流日滔滔。
赋朱自斋环碧亭。元代。龚璛。 自开老子得环中,色色俱无处处通。行到小亭逢水竹,偶然一碧是虚空。
上知府寇相公。宋代。魏野。 文武禀全才,何人更可陪。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圣主诗方和,亲王状始回。镇临求二陕,调燮辍三台。凤阁须重去,龙旌暂拥来。下车三度雨,上事数声雷。未暇瞻珪璧,先蒙访草莱。几思趋相府,恐惧复徘徊。
登寝浦寺楼用东坡横翠阁诗韵。清代。李超琼。 西堤三三横,东堤两两纵。层楼踞堤上,览尽湖天容。湖天莽青苍,空阔疑无物。惟有白杨花,飞飞扑人额。人生百年安可期,此湖往事诚堪悲。城郭人民一朝尽,过之使我攒双眉。绿波空自年年好,佛像也如人易老。桑田沧海不须哀,宁知水底非楼台。钟声若解谈天宝,便向湖心捉月来。
送王敬岩江东都宪 其一。宋代。何基。 褰帷不惮暑天长,少试平生活国方。吏蠹民冤尽梳洗,要令枯旱变丰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