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遥可说,高虎见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
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宋代。苏辙。 大秦遥可说,高虎见秦川。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游武夷九曲和朱公先正韵 其一。明代。萧显。 九曲仙踪护百灵,仙童时弄玉箫清。轻摇画舫寻真去,时听飞泉漱玉声。
静安八咏录三 其二 讲经台。元代。钱岳。 潮打弯埼半欲摧,老禅称土筑高台。旃檀林下谈经坐,舍卫城中乞食回。江月夜摇金篆冷,天风时散宝花来。惟馀石塔残阳里,长使登临过客哀。
卧疴。宋代。罗与之。 六尘缘影政堪嗟,二竖乘虚势益加。忆昔鼻头能出火,即今眼底已生花。妇言伐性多因酒,医戒伤生少试茶。悟罢本来安得病,角弓谁使认为蛇。
读通鉴纪事本末用武夷唱和元韵寄机仲。宋代。朱熹。 先生谏疏莫与传,忠愤激烈号旻天。却怜广文官舍冷,只与文字相周旋。上书乞得聊自屏,清坐日对铜炉烟。功名驰骛往莫悔,铅椠职业今当专。要将报答陛下圣,矫首北阙还潸然。属词比事有深意,凭愚护短惊群仙。□言未秉太史笔,自幸已执留台鞭。果然敕遣六丁取,香罗漆匣浮桐川。阴凝有戒竦皇鉴,阳剥欲尽生玄泉。明年定对白虎殿,更诵大学中庸篇。
莫饮吴江水寄陈莹中。宋代。徐积。 莫饮吴江水,胸中恐有波涛起。莫食湘江鱼,令人冤愤成悲呼。湘江之竹可为箭,吴江之水好淬剑。箭射谗夫心,剑斫谗夫面。谗夫心虽破,胸中胆犹大。谗夫面虽破,口中舌犹在。生能人为患,死能为鬼害。患兮害兮将奈何,两卮薄酒一长歌。洒向风烟付水波,遣吊胥山共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