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三年,一日三秋,庶几见之。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山水光中,要人携手,独欠金华俞紫芝。谁知道,向酴醿香里,杯酒同持。油然川泳云飞。但口不能言心自知。便狂敲铜斗,我歌君和,醉拈如意,我舞君随。风韵如君,岂堪言别,别後如之何勿思。须金玉,再相逢莫负,芷约兰期。
沁园春·一别三年。宋代。刘过。 一别三年,一日三秋,庶几见之。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山水光中,要人携手,独欠金华俞紫芝。谁知道,向酴醿香里,杯酒同持。油然川泳云飞。但口不能言心自知。便狂敲铜斗,我歌君和,醉拈如意,我舞君随。风韵如君,岂堪言别,别後如之何勿思。须金玉,再相逢莫负,芷约兰期。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真珠帘。清代。高士奇。 曲栏小苑薰风至。苔痕净、雨色朝来初霁。远树织重,阴满莎阶生翠。莫道佳辰时暗逼,又早说、江潭旧事。须记。把昌歜浮杯,彩丝缠臂。消受。午簟清凉。爱湘帘、深隔竹床髹几。银叶贮秦篝,且分香微醉。不羡歌纨垂舞袖,羡采艾、烹葵情味。独自。忆往日牵衣,今同流水。
秋水。明代。释今音。 湛湛浮霜叶,悠悠泛石矶。鉴形虚欲尽,触物气先微。鸿雁难留影,芙蓉易解衣。扁舟何处子,寒棹夜思归。
閒居即事。唐代。龚诩。 幽居景物自清妍,入眼经心事事便。暑气渐消秋近候,凉风欲动雨馀天。庭除千叶舒红槿,盆盎双头吐白莲。更有芭蕉尤可爱,最宜濡墨写长篇。
胡中丞早梅。唐代。方干。 不独闲花不共时,一株寒艳尚参差。凌晨未喷含霜朵,应候先开亚水枝。芬郁合将兰并茂,凝明应与雪相宜。谢公吟赏愁飘落,可得更拈长笛吹。
得余干李尉书绿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宋代。梅尧臣。 余水之于越之鄙,筑基相对琵琶尾。琵琶日日有秋声,雁过洞庭风入苇。南斗戛湖波不起,长刀剡锋碧耳耳。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莹磨光几里。朝因吴客幅蒲轻,满纸如蚕书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