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
襄阳怀古。唐代。鲍溶。 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从《全唐诗》所收鲍溶的三卷诗看,鲍溶到过南方很多地方,取道襄阳或许不止一次。这是一首写襄阳的怀古咏史诗。
这首诗写了襄阳太守杜预沉碑的故事。杜预,西晋时著名的政治家、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杜预本人极有才略,但是好名。他曾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长期驻襄阳。
此诗前两句:“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沉碑,指杜预刻二碑记功之事。襄阳城西北十里有万山;其下有沉碑潭。《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古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自此以来一直为后人所传闻。后两句:“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湘:系“襄”误。这两句是说:襄江并未随着岁月的推移变成山谷。那沉入水底的碑文,应该还是清晰可见吧。这里说明人的功业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沧桑而消失的。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鲍溶。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厓山吊古。明代。邓文宪。 千万貔貅共汩波,运移无奈羯胡何。青山锁雾含冤重,白浪飘风洒泪多。庙食更新今殿宇,忠魂原照此山河。厓门咫尺纲常地,未许春深长薜萝。
秋夜月 本意。清代。叶静宜。 玉钩初上帘旌。夜云轻。寂寞梧桐深院、月华明。团圞影。清辉冷。恁无情。底事年年圆缺、更阴晴。
舟抵华容县。宋代。陈与义。 篙舟入华容,白水绕城堞。夹津列茂树,倒影青相接。远色分村坞,微凉动芦叶。天地困腐儒,江湖托孤檝。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碧楼。宋代。司马光。 烟瓦叠琉璃,危楼半空倚。歌钟奉高宴,声来碧云里。日暮天四垂,黯澹如秋水。
秋闲因小舟上南豅 其一。宋代。韩淲。 老自转便静,闲谁不奈贫。山林无长物,天地有忙人。玉水时时急,灵山日日新。凉风吹四壁,吾忆坐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