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翠的中条山啊,浪涛滚滚的黄河水。你的浪涛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流向远方;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挺立在山冈上。
条山:即中条山,在今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唐朝名山,许多诗人都在此题诗。 苍:深绿色。
河水:黄河之水。
沄沄(yún ):形容波浪滔滔。
松柏: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原意。高冈:山冈,指中条山。首句已见山字,不应复出,故用高。
此诗作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时年韩愈19岁。韩愈少年时期刻苦攻读诗书,蕴育了宏伟远大的胸襟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他初到河东,游中条山,纵观莽莽苍山,涛涛黄河,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唐)白居易等著.;王一娟,傅绍良选注,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诗精选200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10:133
2、吴小平编选.新编唐诗一百首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06年6月:72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奉次伯起有怀之作。明代。文嘉。 春山隐隐澹脩眉,绰约丰姿映雪肌。声度曲中杨柳恨,行移月下牡丹枝。绝怜公子频中酒,况复萧娘最爱诗。别后惊魂殊不定,可堪连夕雨丝丝。
读天台侍郎黄公神道碑。宋代。高斯得。 昔纂宁宗纪,名臣叹寂寥。钜奸方枋国,多士谩盈朝。快读黄公传,如闻舜代韶。尽言醒众聩,独立耸清标。辨枉全张猛,持身简竖刁。要途方凛凛,归梦已摇摇。疏广还家勇,羲之入海遥。寒花矜晚节,老桧傲霜朝。迁史虽犹缺,邕碑亦孔昭。咨予无健笔,魂去若为招。
署中偶感。明代。黄应举。 偶作彰州令,风烟满画栏。只缘五斗米,却笑两年官。山色静堪把,民情渐可观。莫言鸿未集,正好挂予冠。
十六日。宋代。刘藻。 去岁皇华驿,板舆将母归。五更村市月,一饭故山薇。信寄江梅报,身随海燕飞。又当箫鼓夜,千里望庭闱。
江山无主,剩酒徒几辈,天涯萍聚。一种芬芳抛不得,空被才名耽误。
痴梦寻仇,骚魂觅食,都是风前絮。斜阳满眼,离怀绵渺如许。
百字令 寄怀亚卢沪上,并示巢南、申叔、曼殊、屏子诸子。近现代。高旭。 江山无主,剩酒徒几辈,天涯萍聚。一种芬芳抛不得,空被才名耽误。痴梦寻仇,骚魂觅食,都是风前絮。斜阳满眼,离怀绵渺如许。可奈两地相思,迢迢歇浦,难诉伤心语。弹罢焦桐同此恨,凤泊鸾飘何处。乱世多愁,故园小病,盼断双鱼素。碧阑干畔,惹侬终日延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