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
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
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
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村居。清代。郑板桥。 雾树溟潆叫乱鸦,湿云初变早来霞。东风已绿先春草,细雨犹寒后夜花。村艇隔烟呼鸭鹜,酒家依岸扎篱笆。深居久矣忘尘世,莫遣江声入远沙。
树木笼罩在迷朦的烟雾之中,乌鸦在鸣叫,宿雨初霁,残云旭日辉映成霞。
东风已经吹绿了早春的春草,小雨天气早晨仍然感觉到寒意。
村里小船上的人隔着烟雾在呼唤自家的鸭子,酒家沿着河岸扎着篱笆。
长久以来远离尘嚣,不要让江涛之声传入遥远的水村。
溟潆:模糊不清。湿云:雨后云。
先春:早春。后夜:指早晨。
深居:谓远离尘嚣之世。远沙:远村。江南水村多以“沙”命名。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初冬晨起作四声诗 去声。宋代。刘攽。 山林何时归,陋巷似好遁。通衢皆高轩,竟岁谢讯问。行歌聊逍遥,衣敝信命分。殊胜蒙尘埃,势利强自困。
藩伯王道服张宪周枉过草庐。明代。温纯。 老我归来学种瓜,干旄今到故人家。剡溪不尽王猷兴,渭水何劳传望槎。久借甘棠临绿墅,相逢投辖对黄花。欲为十日平原饮,忽漫车尘望渐赊。
中秋月。宋代。晏殊。 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
浔阳春三首。春来。唐代。白居易。 春来触地故乡情,忽见风光忆两京。金谷踏花香骑入,曲江碾草钿车行。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楼睡失明。独有不眠不醉客,经春冷坐古湓城。
过秦楼 秋月。清代。杜贵墀。 底事清光,照人孤影,不向那年亭畔。云凉荔浦,叶落兰汀,望断洞庭波满。十载对酒当歌,美景良辰,等闲都换。姮娥有恨,离人无语,绕栏千遍。长记得,擪笛楼边,吹箫桥侧,低傍彩罗纨扇。针穿几度,眼底晶帘,便比广寒都远。寂历关山,著我白露空庭,黄昏孤甲,拌今宵为汝,坐看河低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