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阮郎归·西湖春暮。宋代。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清明、寒食节过了没多久,百花逐渐退去了原有的艳丽 色彩,慢慢凋谢了。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翻腾衣柜,找出春 天穿的衣服,纷纷出城来到苏堤,尽情游玩。想留住春天的 脚步,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
一场大雨过后,花朵被雨水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柳絮 飘落于泥中,被沾住而无法扬起,赏花的女子似乎没有受到 什么影响,一步也没有移动,两个、三个游人结伴乘着船儿回去了,春天的脚步声也渐渐远去了。
不多时:过了不多久。
番腾,即“翻腾”。此处指 翻腾衣柜,寻找春衣。
苏堤:亦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 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为苏轼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取 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 春晓”。
花褪雨:花朵被雨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
絮沾 泥:柳絮飘落于泥中,被沾住而无法扬起。
凌波句:凌波 指水仙。这里指女子步履。
寸:寸步。
本词描写南宋都城杭州市民暮春游览西湖的情景。清明、寒食一过,百花逐渐凋谢,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纷纷出城来到苏堤之上,尽情游赏。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终于随着游人的船儿默默无言地归去了。词作抒写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读来别有一番韵味。《蕙风词话》谓其“番腾妆束闹苏堤”句,形容粗钗腻粉,可谓妙于语言,天与娉婷,何有于“翻腾妆束”,适成其为“闹”而已。“闹”字值得玩味,“闹”是说“妆束”,相当于“闹妆”的“闹”,指花花绿绿、眼睛应接不暇的景象。“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有如见其人,如闻其身之感,表达了身临其境的美感。
马子严(生卒年不详),南宋文人,字庄父,自号古洲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历铅山尉,恤民勤政。长于文词,为寺碑,隐然有排邪之意,为仓铭,蔼然有爱民之心(《嘉靖铅山县志》卷九)。能诗,尝与赵蕃等唱和,《诗人玉屑》卷一九引《玉林诗话》,谓《乌林行》辞意精深,不减张籍、王建之乐府”。尝知岳阳,撰《岳阳志》二卷,不传(刘毓盘《古洲词辑本跋》)。其馀事迹无考。据集中《金陵怀古》、《咏琼花》诸作,知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近人赵万里辑有《古洲词》二十九首。《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全宋诗》卷二六五O录其诗五首。 ...
马子严。 马子严(生卒年不详),南宋文人,字庄父,自号古洲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历铅山尉,恤民勤政。长于文词,为寺碑,隐然有排邪之意,为仓铭,蔼然有爱民之心(《嘉靖铅山县志》卷九)。能诗,尝与赵蕃等唱和,《诗人玉屑》卷一九引《玉林诗话》,谓《乌林行》辞意精深,不减张籍、王建之乐府”。尝知岳阳,撰《岳阳志》二卷,不传(刘毓盘《古洲词辑本跋》)。其馀事迹无考。据集中《金陵怀古》、《咏琼花》诸作,知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近人赵万里辑有《古洲词》二十九首。《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全宋诗》卷二六五O录其诗五首。
访陈子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 山寺相寻尔尚存,强开颜笑暗声吞。最怜缕发馀霜雪,犹有白头人倚门。
送周子吁总宪入蜀昔督学兹省。明代。皇甫汸。 巴江雪后回春水,遥见扬帆逐楚云。花发锦城多藻思,猿啼巫峡奈愁闻。节宣番部新持法,门引诸生旧论文。最是羲之心恋蜀,裁书时欲访周君。
飞霞洞谢公岩呈元量。宋代。李洪。 谢公遗躅閟苍苔,乘兴飞霞得得来。洞锁暮云松偃蹇,江涵白月影徘徊。吾曹趣了痴儿计,苏径难留俗驾回。安得麻姑能送酒,他时藉草共传杯。
老马。宋代。彭汝砺。 今日衰翁马,当时御史骢。少尝更险阻,老更识西东。力惮驰驱远,恩从莝秣丰。不应思伯乐,未便误桓公。
雪竹 其二。明代。李孙宸。 戛戛鸣残雨,漪漪傲晓阳。宋人失玉叶,梁苑有霓裳。扫月寒相映,淩烟黛罩光。他时郢客曲,应入凤萧长。
外甥吴缉字克熙洪武十二年二月客死于景陵时年二十八余哭之恸赋此以志余哀。元代。邓雅。 人生天壤间,脩短难一致。吾甥昔四人,今焉只存二。缉也颇聪明,风骨亦殊异。总角事诗书,英年总材艺。山林厌拘束,湖海多意气。辞亲远服贾,霜雪逼残岁。昆弟争挽留,同侣复牵制。别去一月馀,还附手书至。悲风忽重来,闻作景陵鬼。景陵在何方,西北数千里。黯黯荆山云,茫茫汉江水。白骨埋黄沙,荒阡复谁祭。吁嗟乎苍天,夺汝竟何意。恶草常蔓延,幽兰易凋悴。我思平生情,悽怆裂肝肺。亲老子尚孩,相看祗垂泪。汝父客岭南,归骨已无计。汝复没他乡,不鉴覆辙弊。作诗招汝魂,仍以戒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