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衰翁且翠颠,伤心难问屈原天。当时一聚如金谷,此日数间惟玉川。
劝谏只今犹乐土,耕犁何地不炊烟。欲亲偃室无公事,一段阻心似壅泉。
和本县黎月罔劝农韵。宋代。萧立之。 白发衰翁且翠颠,伤心难问屈原天。当时一聚如金谷,此日数间惟玉川。劝谏只今犹乐土,耕犁何地不炊烟。欲亲偃室无公事,一段阻心似壅泉。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书示张生端甫。清代。梅曾亮。 我年未及十,我祖授书时。襟裾戒牛马,解授城南诗。覆醢悲子路,读记泪绠縻。谓我有文性,祖亦为嘘唏。先子留上都,我母课中闺。《文选》苦难字,背诵行迟迟。十九始出游,杂览如乱丝。揽取得尺寸,首尾终迷离。吴门遇王渭,交我顾广圻。语我六书学,训诂宜兼之。凡校古人书,不以他书资。古书各义例,熟玩窥其嚱。惭非性所好,负此良友规。颇独好文词,俳偶自娱嬉。异之管君同,谓此不足为。此犹冠玉耳,不见骨与皮。皮骨且不见,安能为妍媸。是时文派多,独契桐城师。洪钟未殚叩,閟响忽我遗。言往理稍出,徐徐会其机。读书如养生,薰莸不同脾。岂食大官羊,腥膢离蟛蜞。三史范已孱,陈寿无华词。五代事简略,词义独恢恢。《老》《庄》《荀》《韩》,《国策》逮《楚词》。《淮南》《吕春秋》,谲诡而倡披。六经为稻粱,此亦膏与脂。不可一日无,使人发华滋。适口莫如约,拙养聊自怡。刘君称汉圣,董生书玉杯。谢力有未能,吾知固有涯。吾子天骨高,古风还可追。鹄卵在啄抱,庚桑惭鲁鸡。傥欲师古人,为子诵所宜。
蔡文姬归汉。明代。王世贞。 汉相肇休业,威揽遍九围。维昔先臣邕,蒙志赴屯夷。太阳下回光,寒灰亦不遗。黄金驰大卤,穹庐出蛾眉。朝辞单于庭,夕宿广川湄。众鸟媚其巢,接翼竞言归。羁鹄将雏去,傍徨复置之。仰悼双星色,俯割所恩私。秦关忽在望,禾黍正离离。庄馗改故迹,人民能不非。不敢称董仇,戎首竟为谁。韶齿掷边塞,中原渺焉依。冉冉崦嵫景,条桑沐馀晞。荃蕙化蓬茅,何能荐庭阶。宝鉴既已毁,拂拭愧光辉。寄语闺中质,千金当自持。
生诗十首书王堇父慈无量集以凡百畏刀杖无不爱寿命为韵 其五。明代。陶望龄。 昔有二勇者,操刃相与酤。曰子我肉也,奚更求肉乎。互割还互啖,彼尽我亦枯。食彼同自食,举世嗤其愚。还语血食人,有以异此无。
题李伯时画船子和尚 其二。宋代。王安中。 一桡打省犹回首,露布须收人与船。不著钓丝牵老会,却留戽斗付龙眠。
病中初见梅花驰送季申枢密并以二绝。宋代。李弥逊。 老干疏枝不耐冬,喜闻芳信扰青红。应缘技痒争春力,不待铅华破晚风。
集臧晋叔希林阁赋得雨中钟山春望。明代。王嗣经。 风光帝里入韶年,紫阙丹山霁景悬。绕禁柳容开羽葆,傍陵岚翠结炉烟。催花气暖先蒸雨,消雪岩空渐迸泉。曾是高皇布时令,至今犹自发春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