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五十年,寡嗜仍少病。天与两目光,炯炯素清净。
前年翳生左,赤脉欻交横。审因察其源,五色非所竞。
学书信夙习,耽读亦本性。虽于二事切,未必致兹證。
从来不解饮,杯勺强酬应。积毒根胃肠,标表发昏瞢。
针刺争杂施,流血和泪迸。丹砂与空青,数市窘赀罄。
栀檗动盈筐,日啖不论命。重氛幸全扫,馀眚时一盛。
荏苒三载间,视眺犹未莹。偏盲亦何害,忌者遂相庆。
惟兹二三友,为我忧怲怲。许君屡贻书,力劝宜习静。
损读复省思,默坐但微瞑。心肾上下居,火实以水胜。
炎炎降不怒,行之久自定。殷勤柳与张,有便常致讯。
为言医法难,俗师慎毋听。一朝得奇药,千里转持赠。
缄封谨视护,述语颇详竟。开罂异香发,著箸金膏凝。
试之累旬日,奇效他莫并。感之欲次骨,报尔无照乘。
我生未见道,绝尘悦犹瞠。眊焉惭训言,亦岂中未正。
扶持谢诸公,磨刮完两镜。渐惊容衰老,谬忝小邑令。
乡山杳在望,归船行可榜。把卷欣复适,看云远相映。
挥弦送孤鸿,飘然动高兴。从令没暮齿,不复忧伥伥。
永怀何能忘,临风寄孤咏。
目疾谢柳道传张子长惠药。元代。吴师道。 处世五十年,寡嗜仍少病。天与两目光,炯炯素清净。前年翳生左,赤脉欻交横。审因察其源,五色非所竞。学书信夙习,耽读亦本性。虽于二事切,未必致兹證。从来不解饮,杯勺强酬应。积毒根胃肠,标表发昏瞢。针刺争杂施,流血和泪迸。丹砂与空青,数市窘赀罄。栀檗动盈筐,日啖不论命。重氛幸全扫,馀眚时一盛。荏苒三载间,视眺犹未莹。偏盲亦何害,忌者遂相庆。惟兹二三友,为我忧怲怲。许君屡贻书,力劝宜习静。损读复省思,默坐但微瞑。心肾上下居,火实以水胜。炎炎降不怒,行之久自定。殷勤柳与张,有便常致讯。为言医法难,俗师慎毋听。一朝得奇药,千里转持赠。缄封谨视护,述语颇详竟。开罂异香发,著箸金膏凝。试之累旬日,奇效他莫并。感之欲次骨,报尔无照乘。我生未见道,绝尘悦犹瞠。眊焉惭训言,亦岂中未正。扶持谢诸公,磨刮完两镜。渐惊容衰老,谬忝小邑令。乡山杳在望,归船行可榜。把卷欣复适,看云远相映。挥弦送孤鸿,飘然动高兴。从令没暮齿,不复忧伥伥。永怀何能忘,临风寄孤咏。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吴师道。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送枣阳军使刘似之兼枣阳令。宋代。姜特立。 四方男子志,当在壮年时。民社非轻异,才猷且小施。附庸今列邑,大国古称随。莫谓朝廷远,行看召驿驰。
灵岩寺夜步。清代。戴亨。 日入兴难尽,看山夜若何。寒潭生月小,空谷受云多。樵唱出萝薜,禅灯下芰荷。疏钟声远近,隐隐隔岩阿。
诗偈 其一二○。唐代。庞蕴。 一切有求枉用功,想念真成著色空。差之亳釐失千里,有生劫劫道难通。痴心望出三界外,不知元在铁围中。
题黔阳宝山书院 其二。明代。祁顺。 赤宝山前一草堂,烟霞如锦石如羊。江流总是英雄恨,化雨犹沾草木香。贤尹作兴文未丧,儒先题咏笔生光。蛮邦声教今沦浃,佩服诗书重五常。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宋代。陆游。 何许是吾庐?南临古镜湖。园林垂橘柚,门巷落楸梧。床稳龟无息,巢新鹤有雏。邻翁殊耐久,有酒即相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