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州本丛丽,倅府亦多暇。
高木停车盖,白石砥根下。
鸡犬寂不闻,明窗晃低亚。
涧奏不弦琴,山横无笔架。
流云过檐牖,斜照荡书画。
岩居固同此,此寓未税驾。
溧水官舍。明代。祝允明。 皇州本丛丽,倅府亦多暇。高木停车盖,白石砥根下。鸡犬寂不闻,明窗晃低亚。涧奏不弦琴,山横无笔架。流云过檐牖,斜照荡书画。岩居固同此,此寓未税驾。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白岳。唐代。郑玉。 名冠江南第一山,乾坤故设石门关。重重烟树微茫里,簇簇峰峦缥缈间。五夜松声惊鹤梦,半龛灯影伴人閒。忽闻环佩珊珊度,知是神仙月下还。
多丽 清明兼上巳作。清代。陈维崧。 算风光,依稀才过传柑。又取次、韶光媚眼,今朝三月逢三。映一行、水边粉屧,立几簇、桥上红衫。皂荚园中,丁香树下,春人影落百花潭。又何处、东风作阵,吹绽碧桃缄。从古是、清明上巳,两好难兼。恰经过、幽坊小市,衣痕鬓缕廉纤。翠蛾招、流觞巷北,黄莺唤、泼火城南。艳粉墙头,红香帽底,花枝婉娩碍晴檐。争留住、饧箫戏鼓,准拟待新蟾。归来晚、梨花院宇,情绪恹恹。
临安访古十首 其十 九仙山。元代。张昱。 仙子何年化鹤群,至今名姓只空闻。我来欲访前朝事,怅望九仙惟白云。
次邓作霖韵三首 其三。明代。童冀。 故山亲舍白云间,岁晚移舟楚水湾。一棹清风唯载月,孤篷落日更看山。雪晴五老明双鬓,烟淡小孤深翠鬟。讵羡还家荣昼锦,高堂自有綵衣斑。
和杨子聪会董尉家。宋代。梅尧臣。 董生方好雅,兹日为扫扉。森尔延嘉宾,欢然去尘机。有客振双袂,敢言阳春晖。聊停玉麈尾,为歌金缕衣。古辞何稠叠,无乃惜芳菲。三闾不餔糟,二子自采薇。虽留千载清,未免当时饥。吾爱曹公诗,古来不敢非。人生若朝露,舍醉当何归。四座惊此语,未厌翠觞飞。胡能后天地,何可恃轻肥。沉酣且长咏,白首空歔欷。
六月三日登净寺望西湖。明代。刘大夏。 谁将西子比西湖,此日凭栏一吊苏。楼外江山依旧在,湖中歌舞几时无。自怜白发千茎短,徒有丹心一寸孤。归去九重如赐问,萧条今日在三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