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橘不种杏,杏多人病多。橘井有天泉,汲者来自歌。
寄语野仙子,此泉同大罗。
题橘园野仙卷。明代。湛若水。 种橘不种杏,杏多人病多。橘井有天泉,汲者来自歌。寄语野仙子,此泉同大罗。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旱后喜雨四首 其四。宋代。杨万里。 密洒疏飘尽自由,通宵到晓未须休。平生愁听芭蕉雨,何事今来听不愁。
仲春释奠。宋代。韩琦。 明祀严先甲,喜辰历上丁。采芹因旧馆,释菜协前经。俎豆由斯学,粢盛信匪馨。欲知时祭重,百世仰仪刑。
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宋代。王安石。 齐山置酒菊花开,秋浦闻猿江上哀。此山漠漠云垂地,南埭悠悠水映人。驰道蔽亏松半死,射场埋没雉多驯。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宿龙兴寺。唐代。綦毋潜。 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同诸公谒启母祠。唐代。崔曙。 閟宫凌紫微,芳草闭闲扉。帝子复何在,王孙游不归。春风鸣玉佩,暮雨拂灵衣。岂但湘江口,能令怀二妃。
宝应城北门外登崖散步。宋代。汪梦斗。 夹道繁阴千步强,支筇聊当踏春阳。野花不识兴亡事,故故撩人为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