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程行渐北,乡思转悠悠。斗下看雄剑,风前揽敝裘。
渚花飘映月,霜叶洒随舟。今夕南征雁,先飞故国楼。
晚次始兴江口。明代。区大相。 客程行渐北,乡思转悠悠。斗下看雄剑,风前揽敝裘。渚花飘映月,霜叶洒随舟。今夕南征雁,先飞故国楼。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秋日自珠江过石门二首 其一。明代。郭棐。 十年重觏珠江寺,碧玉楼头接太虚。为问楼居诸学士,龙头高会近何如。
高宗皇帝韦杜三诗御书赞。宋代。岳珂。 古者赋诗,惟以言志。或陈卒章,或摭首意。惟圣秉籙,启于多艰。北乡之悲,銮舆未还。岁时雇瞻,雪涕凝竚。宸毫寄心,亦或有取。惟唐二臣,一唱一酬。节物感不,下笔不休。西清燕閒,念此夐隔。郁乎居南,凄其望北。璧跗琅钮,舒卷龙笺。白云其翔,契阔十年。臣之管窥,尝读国史。曹勋衣襟,洪皓幅纸。或恸或泣,或命以官。或间持书,或使问安。玉音琅琅,具记青汗。宜其注思,感此归雁。三诗之作,迭写杜韦。社日二篇,独书前诗。昭哉圣情,如古之赋。迄其弗偿,徒切舜慕。霜露之履,谁无此哀。此或尼之,谓之何哉。是帖之传,式媲遗训。敌忾于王,见者必备。
庆坦翁七十诗。明代。符锡。 习隐城西见草堂,坦翁徵寿与川长。鹿门耆德容何忝,璧水宾筵重有光。松菊雅谁论壮节,朝衫老我愧行藏。悬车可待仍兼倚,把酒风鸢看并翔。
旌表家慈书至 其二。明代。陈献章。 荆扉无外事,散步数鸡孙。特地开双眼,从天降一言。江山同出色,存殁各沾恩。斟酌杯中酒,春风欲到门。
金州别姚合。唐代。无可。 日日西亭上,春留到夏残。言之离别易,勉以道途难。山出一千里,溪行三百滩。松间楼里月,秋入五陵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