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赋张平子,能文刘孝标。空怜此明月,不得共清宵。
一水流何急,双帆去渐遥。秋光云淡淡,风色树萧萧。
沁浦期高兴,苏门拟胜招。齐名镇河朔,歌颂到渔樵。
秋夕张少参文辉刘佥宪仲安舟发塌河伫望有作。明代。谢榛。 作赋张平子,能文刘孝标。空怜此明月,不得共清宵。一水流何急,双帆去渐遥。秋光云淡淡,风色树萧萧。沁浦期高兴,苏门拟胜招。齐名镇河朔,歌颂到渔樵。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十。宋代。张继先。 莫论仙骨莫求丹,此理玄玄有正门。迷者少能知返本,教人藉此以为根。龟蛇大小宜频给,日月精华且总吞。只自明师分剖后,难为荒野作丘坟。
金菊对芙蓉 舟次渐近江南仍用前韵。清代。陈维崧。 或把琴书,或携粉镜,平分画舫清秋。过女儿浦口,新妇矶头。秋光澄湛明于雪,映水上、茜帐银毬。敲针稚子,临风把钓,学唱吴讴。依旧滚滚江流。还半下吴门,半绕巴邱。只江东麋鹿,几度来游。迟归沙鸟应相笑,他乡景、有甚清幽。黄花开过,紫螯卖过,谁把君留。
歌者十二首。唐代。司空图。 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钗击节自当筵。风霜一夜燕鸿断,唱作江南袚禊天。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清回烦暑成潇洒,艳逐寒云变惨凄。十斛明珠亦易拚,欲兼人艺古来难。五云合是新声染,熔作琼浆洒露盘。不似新声唱亦新,旋调玉管旋生春。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十年逃难别云林,暂辍狂歌且听琴。转觉淡交言有味,此声知是古人心。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风霜寒水旅人心,几处笙歌绣户深。分泊一场云散后,未胜初夜便听琴。自怜眼暗难求药,莫恨花繁便有风。桃李更开须强看,明年兼恐听歌聋。白云深处寄生涯,岁暮生情赖此花。蜂蝶绕来忙绕袖,似知教折送邻家。重九仍重岁渐阑,强开病眼更登攀。年年认得酣歌处,犹恐招魂葬故山。绕壁依稀认写真,更须粉绘饰羸身。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鹤氅花香搭槿篱,枕前蛩迸酒醒时。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送智教授兼简郭思道录事。元代。屠性。 先生去作州博士,尚忆沧浪水竹居。研露自临修禊帖,闭门欲著绝交书。九江城外春帆近,五老峰前晓雁疏。此去谈经有馀暇,参军为我问何如?
茂林居士忆琴百二绝句 其五十二。近现代。吴玉如。 心曲沉忧听漏乾,曩时我戚子无欢。可怜反哺身难贷,结爱空言死并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