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讲殿报班齐,拜罢东升一半西。两序公卿皆赐坐,史臣讲读右阶隮。
讲筵侍立 其二。宋代。魏了翁。 须臾讲殿报班齐,拜罢东升一半西。两序公卿皆赐坐,史臣讲读右阶隮。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送胡世昌文学潮州。明代。区大相。 海榴花灼灼,坛杏复离离。于昔恋时物,况兹临路歧。南方子称美,东阁我无奇。清论即消暑,高文当起衰。书斋翡翠下,讲席琅玕披。去奋扶摇翼,天池待羽仪。
春林花落鸟啼喈,记别山堂下佛阶。岁月老真催竹箭,霜风秋更踏芒鞋。
珍台翠碧开千仞,松响泉声合两崖。此地故人生死隔,举将禅衲亦伤怀。
门人谈承基吴刚周承祖阮林邀游摄山宿般若台二首 其二。清代。姚鼐。 春林花落鸟啼喈,记别山堂下佛阶。岁月老真催竹箭,霜风秋更踏芒鞋。珍台翠碧开千仞,松响泉声合两崖。此地故人生死隔,举将禅衲亦伤怀。
宿禅房院。宋代。程祁。 山庵极回互,禅房深晦藏。红尘来不到,虚室自生凉。好鸟时孤啭,幽兰静亦香。征车又晓去,终恨世缘长。
海上赠亚子。宋代。张素。 与子十年别,文章今老苍。所心在宗国,到眼有沧桑。握槊情犹昨,填词兴更狂。春江歌哭地,谁为问行藏。
偶题二首。唐代。李商隐。 小亭闲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堕钗双翠翘。清月依微香露轻,曲房小院多逢迎。春丛定见饶栖鸟,饮罢莫持红烛行。
漆园喻桑户,郑圃称杨朱。岂无王者乐,孰与真人居。
大钧播群象,品汇盈寰区。偶然值为人,禀此七尺躯。
余既不上春官燕中遂有传余病不起者孟韬方就试辄于院中大恸王次公过瀫水为余言之余闻剧喜命酒索笔赋此寄孟韬。明代。胡应麟。 漆园喻桑户,郑圃称杨朱。岂无王者乐,孰与真人居。大钧播群象,品汇盈寰区。偶然值为人,禀此七尺躯。营营一生内,十九婴忧虞。欢爱苦不长,劳悴乃有馀。冠裳槛沐猴,钟鼎罗爰居。三旬亮已多,百年亦奚娱。风霜遍项颔,尘垢盈眉须。齿发谅非坚,金石犹可渝。七十二圣君,百千亿庸愚。参差就黄土,转盼随丘墟。安期信茫昧,松子难觊觎。何如一宿觉,大梦伸蘧庐。陶公制哀挽,王孙却衣襦。伟哉哲人见,我心获所如。死生固有命,寿夭讵足虞。戚戚儿女仁,毋乃曲士拘。愿言勖明德,今古流芳誉。乐哉白云丘,万代同斯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