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岩穴幽阻,谁其晤语。猗兰之芳,煜煜其光。
不我佩服,昊天孔明。子如好修,维我之求。子如不好,于我何邮。
广琴操十首 其二 猗兰操。元代。朱右。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岩穴幽阻,谁其晤语。猗兰之芳,煜煜其光。不我佩服,昊天孔明。子如好修,维我之求。子如不好,于我何邮。
朱右(1314年-1376年),字伯贤(一字序贤),自号邹阳子,临海章安(今属椒江区)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元末从陈叔夏、林景和游,又受文法于李孝光。以荐授庆元路慈溪县儒学教谕,调萧山,擢主簿。至正二十年(1360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转员外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曾诣阙献河清颂,不遇而归。洪武三年(1370年),召修元史。洪武六年,修日历,除翰林院编修。洪武七年,又修洪武正韵。不久,迁晋府右长史。卒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卒年63岁。他博通经史。著有白云稿五卷,《四库总目》又有春秋类编、秦汉文衡、元史补遗等,并行于世。 ...
朱右。 朱右(1314年-1376年),字伯贤(一字序贤),自号邹阳子,临海章安(今属椒江区)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元末从陈叔夏、林景和游,又受文法于李孝光。以荐授庆元路慈溪县儒学教谕,调萧山,擢主簿。至正二十年(1360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转员外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曾诣阙献河清颂,不遇而归。洪武三年(1370年),召修元史。洪武六年,修日历,除翰林院编修。洪武七年,又修洪武正韵。不久,迁晋府右长史。卒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卒年63岁。他博通经史。著有白云稿五卷,《四库总目》又有春秋类编、秦汉文衡、元史补遗等,并行于世。
度泗水望曲阜。唐代。康有为。 汶上昨日见,泗水今午涉。其广数十丈,深尺度车辙。岸沙广浩浩,当上泗涨汐。人可负戴度,小水何足说。所贵近圣居,喜容动眉睫。翘首见峄山,峰势犹巀孽。岂必山水佳,童时耳闻热。爱屋及其鸟,况先圣过迹。昔将到鸡足,想瞿昙行乞。后望伯利恒,想基督游历。况在洙泗间,夫子日行役。车马前扬尘,尚想周流迹。渐瞻曲阜城,日射黄瓦眷。子怀三十年,今始慰望极。
和李尹种葛。唐代。戎昱。 弱质人皆弃,唯君手自栽。藟含霜后竹,香惹腊前梅。拟托凌云势,须凭接引材。清阴如可惜,黄鸟定飞来。
宿龙江。清代。汪中。 孤客龙江上,乡心一夜生。疏星渔舍火,寒雨戍楼更。野旷秋衾冷,窗虚水气明。不眠时起舞,无意听鸡鸣。
南柯子(春景)。宋代。田为。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清明时候、被莺催。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