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鱼袋岂为荣,玉座真君道更清。坐彻昆崙三万丈,威光恰与此山平。
寿王仲锡臬宪 其八。明代。释今无。 紫金鱼袋岂为荣,玉座真君道更清。坐彻昆崙三万丈,威光恰与此山平。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牡丹诗二十首 其十。清代。丘逢甲。 赏春不惜醉婆娑,琼岛奇花此一窠。留与子孙看亦得,偏教眼福老来多。
感兴二十七首 其六。宋代。方一夔。 阴阳转两轮,五气扇双磨。有生寓寰中,濛濛如喷唾。鱼鸟各飞沈,梧棘称小大。多妇彭祖寿,立善夷齐饿。众星欲西行,劲风牵以左。苍苍望北极,天命知何奈。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 其一。清代。郑孝胥。 长啸出国门,寒日黯相送。大风主何祥,不发轩辕梦。
双调望江南 其三。近现代。王理孚。 江南望,山色最愁人。寂寞孝陵空碧草,杜鹃花发可怜春。相对见嶙峋。闲涕泪,登眺一沾巾。依旧螺鬟三百叠,不知妆式忤时新。眉黛隔花颦。
收家书。宋代。孔平仲。 早承会稽信,晚接清江使。两地千里馀,尺书同日至。既知骨肉安,复得邻里事。丁宁问儿女,委琐及奴婢。开包视封题,亲故各有寄。牛狸与黄雀,路远不易致。东人罕曾识,专享无所遗。岂徒抵万金,鼓腹快异味。
卜算子 小园饯春感赋。清代。赵友兰。 燕子逐春来,杜宇催春去。剪就垂阳绿万缕,难绾韶光住。花事已飘零,风雨还相妒。山寺西南草似烟,梦断春归路。